科普文化
科普文化
您的位置: 主页 > 科普文化

周元川:来自高黎贡山的药使

时间:2023-03-19 14:45     来源:  发布人:guoyiAdmin    浏览:

  题记:“没一点献身精神,视科学重于生命, 是不敢冒这个险的,半途而废、见险而退的不是没有人在……”周元川凭着自己对中草药的热爱,十多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带领调查组走遍了怒江州的四山三江,基本摸清了怒江州的中草药概况,并通过整理、研究,为怒江州中草药的发掘和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喜欢文学,更爱中医药

  认识周元川,是一次偶然。1981年的夏天,云南省政协组织几位政协委员到大理的巍山、宾川考察,我也在其中。一天,在宾川的街道上,听到有人喊我,我转身一看,是一位陌生的中年人,个子不高,黑黑的皮肤,十分精明的样子,旁边还跟着一个十一、二岁、赤膊着脊背的儿子。他一下把我认出来,我却讷讷地不知他叫什么。

  经过介绍,我才知道他叫周元川,上世纪60年代曾作为业余作者给《边疆文艺》写稿,因为在一次文学创作会上见过我而喊了我的名字。他不单对我,对云南当时的军旅作家也很熟悉,公刘、白桦的诗文甚至可以背诵,就连彭荆风被错划在宾川农场劳动时,他还慕名前去探望。对云南文艺界的状况,他也知之不少。能与这位文友邂逅,当然很愉快。

  于是我邀他到县招待所下榻的房间闲叙,并介绍他与马子华,邹硕儒、陶任之、严中英等老先生们认识。听说他能写作,马子华还约他写了一篇题为《宾川新貌》的短文在对台广播中播放。当时的周元川在宾川县的农村炼洞区卫生院工作,靠他微薄的收入抚养父母妻儿三代人。

  前排由左至右:公浦、周大江、周元川、马子华;后排:陶任之

  后面的交往中,我得知周元川非常喜欢研究中药的分类。英国植物采集家傅礼士侨居云南28年,采集数万份植物标本;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俞德浚,从北京到四川翻越高黎贡山,只身深入独龙江峡谷,采集到不少新发现的物种标本,并与独龙族孔志清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周元川看来都是佳话,也给了他很大的激励。

  栉风沐雨:怒江州中草药摸底调查

  怒江州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一屁股坐下去就压倒三棵草药”的说法,但不经过实地勘察,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翔实的数字资料,就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无法制订兴州富民的可行计划。上世纪80年代,正逢改革开放,各地争相招聘人才。怒江州因为周元川的中草药分类专业是怒江州最需要的,100余人只选中了他一个。周元川因此得以有机会与中草药结缘。

  时任怒江州卫生局局长木振荣知人善任,周元川一被录用,他就马上委以重任——建立以周元川为主要技术骨干的中草药调查组,进行全州范围的多点调查,摸清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实际家底。周元川为主要骨干的调查组,担负起在全州147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中草药大摸底的任务,摸底范围甚至包括高不可测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等,这一任务前所未有,神圣而艰巨。

  周元川欣然受命,他先到思茅,后又转到怒江。高黎贡山敞开胸怀,以其丰厚的中草药资源回馈了这位来自鸡足山下如饥似渴的儿子。冬末春初、天降大雪,周元川和调查组在碧罗雪山,有一处有两个高山湖泊,湖边平坦,温柔宁静,但一个住宿的山洞都没有。他们搭起帐篷,在海拔近4000米的两湖边住了半个月。他们在这里采集到200多种植物,如龙胆科、报春花科的多种植物,高山地衣植物等,并及时赶制标本,每晚工作到深夜。

  周元川带着调查组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泸水、福贡、贡山和兰坪四个县,得到了各县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进而编制计划,采集标本,投入更繁重、更深入,也更危险的野外采集工作。

  大自然的美丽赐予和严酷的考验是同时并存的。怒江州低纬度、高海拔,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高,降雨多,往往暴雨倾盆冲刷山石下滑,砸死人畜的事时有发生,而且他们涉足的地方人烟稀少,几乎没有村寨和人家。在中缅边境 31号界桩,进入考赤萨拉山口的第一天,天下着雨,他们只能和几个民工挤在一棵树下睡觉,山风冷雨阵阵袭人,后来也是住在山洞里。但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发现了红景天盘根错节的大片存在,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得到了发掘。

  怒江的湍激奔流,只有见过才能真正懂得这名字的含义。1985年8月,怒江州发生了一次山体大滑坡,怒江被拦腰阻断,狂暴的江水断流20分钟。周元川率组去贡山县考察,亲眼见到一辆大客车不幸翻入江底,死亡20余人。他说:“没一点献身精神,视科学重于生命, 是不敢冒这个险的,半途而废、见险而退的不是没有人在……”

  他曾开玩笑地跟我讲述了在福贡县麻甲底考察遇到的一次惊险:“我们冒雨走过一个山村,听到震耳欲聋的轰响,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幸亏同行的李汝贤医生有经验,他一把把我扯过去,就在我离开的瞬间,一大股泥石流冲了下来,差点儿把我卷走……要不是小李拉我一把,我们就见不到面了。”

  周元川和调查组的同伴跋涉在风里雨里,喋躞在泥里水里,顶着烈日,冒着冰雪,连续两年,先后七次,深入到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中,共采集标本1701号,基本上摸清了怒江州中草药的概况。

  1986年 11月,周元川担任课题组长,主持中草药调查研究的全面工作,他按照哈钦松分类系统,建立了标本室,查阅文献编写名录,将采集到的标本全部分类整理,制作成规范化的腊叶标本共计有药用植物177科,575属,857种标本,着手编写《怒江中草药》书稿,他的才能和功绩得到怒江州领导的赞誉和肯定。1987年 11月 1日,《云南日报》发表题为《中药师周元川到怒江州施展才干》的文章,讲述了他为开发边疆中草药资源作出的贡献。

  立志边疆:专心中草药科研工作

  周元川与怒江州签订的聘书,期限为8年,但经过这段时间深入实际的考察和怒江州各级领导及同仁的积极支持,关怀和爱护,更坚定了他立志边疆、献身中草药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觉得这才是他的用武之地,在中草药方面他还大有文章可做。宁愿舍弃家乡的沃土,也要在偏远的高山峡谷中来为边疆的中草药事业贡献终生。于是,他向州领导提出,改短期聘用为长期调动。78岁高龄的岳父、爱人、孩子,一家三代全部搬到怒江州的六库。周元川无后顾之忧,可以更加专心地搞他的科研工作了。

  1988年,他与卫生局局长木振共同撰写了《建立怒江州药用植物园的构想》,并在《中药信息报》发表,引起了州领导和各方面的注意。

  1989年 3月,他参与由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和州人民政府主持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泸水部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药用植物考察学科,完成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泸水部分)药用植物考察报告》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该项目于1990年 12月在六库通过省州专家的鉴定验收。经他撰写的药用植物部分,收录在1995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一书中。

  1990年,由周元川主编的《怒江州中草药》一书出版,成为怒江州记载中草药最全面、翔实、可靠的一部药典,除药用植物689种外,还收集了药用动物 32种。该书获1992年怒江州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苍天不负苦心人,周元川的名声大振。

  1992年,经怒江州科委推荐,他又参加了《怒江州中药材资源信息》项目、州科委重点项目《红景天饮料试制研究》。如今,红景天这个项目已经试制成功,开发出了红景天酒和红景天袋装茶,并转让给泸水县高黎贡山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产。红景天酒、茶推向市场,1993年5月22日在温州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和科技创新奖。1997年又被列为云南省省级“星火”计划。

  在调查采集红景天原材料时,周元川跑到贡山与西藏接壤处,以及中缅边界线,又发生了一次紧张危险的情况。去时,有两个武警战士与他同行,他们走错了路,顺着箐沟边前进,根本无路可寻。忽然,他踩在酥软的腐质土上,一下子滑落下去,两脚悬空下坠,掉在一棵树上,又把树压断掉进了一条深涧里,哗啦啦的石头随着砸在他的胸脯上。他曾觉得自己完了,但发现自己漂在水中,被浅浅的急流冲着下滑时,又镇静下来,顾不得疼痛,赶快爬起来找路……直到天快黑了,才在两个战士的帮助下爬出深涧。

  除实地考察外,周元川还依靠他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写出多篇学术论文,向国内和国际介绍怒江州,介绍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报告》《怒江州药用蕨类植物简报》和《凤凰山药用植物调查初报》等, 发表在《生态经济》《中国中药杂志》和《云南医药》上。《凤凰山药用植物调查初报》曾作为他的学术论文,参加 1990年第二届国际民族生物学大会进行交流,并被国外权威刊物摘引。

  周元川勇攀高峰、大胆探索、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他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任用。1990年 3月,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特邀工程师。1991年 10月又被聘为《云南中药志》编委会编委。1992年,云南省卫生厅任命他为云南药材标准审编委员,并聘他为《中国民族药食大典》编委。1993年他又负责总纂《怒江州卫生志》1997年 8月,他被云南省卫生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会,评为副主任中药师。

  从文人到药痴,中草药调查与研究,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周元川取得的成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他现在正致力于中药的成药开发研究,想来不会多久又有新的成果,就像红景天的开发利用,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黎贡山是攀登的高峰,碧罗雪山是事业的落脚点,周元川志在高山,志在边疆,志在用我国的传统中草药为民造福,志在把鲜为人知的大自然丰富的药用资源贡献给人类。他就是高黎贡山的药使——周元川。


关于我们 | 院长信箱 | 合作交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诉意见 | 网站地图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施甸县中医医院

地址:施甸县城北扩建区勐底路 电话:0875-8123881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施甸县中医医院

ICP备案号:滇ICP备16002707号